Q Q:84136144(王老师)
邮件: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庄祥泰路66号

西柏坡,这片红色的土地,曾见证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近日,中国科学院下属某生物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委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踏上这片革命圣地,参加西柏坡干部学院举办的“西柏坡党员培训”专题班,在历史的回响中寻找科研工作的初心与使命。
清晨的阳光洒在西柏坡干部学院的教室里,年轻的研究生党员们整齐端坐,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渴望?!白魑幻蒲泄ぷ髡撸掖游慈绱松羁痰亟约旱墓ぷ饔牍颐肆灯鹄??!鄙锼┦垦芯可跬г谔辍段靼仄戮窦捌涫贝壑怠纷ㄌ饨沧蟾锌馈U庹俏靼仄碌承越逃亩捞伧攘Α皇羌虻サ睦坊毓?,而是将红色基因融入当代青年干部的成长历程。
在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委员们驻足在毛泽东主席旧居前,仔细观察着屋内简陋的陈设。一张木板床、一把旧藤椅、一盏煤油灯,这些朴素的物品无声诉说着革命领袖艰苦奋斗的作风。遗传学专业的研究生李委员深有感触地说:“看看这些简陋的条件,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科研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攻关关键技术?!?/p>
西柏坡党员培训的课程设置极具特色,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在专题研讨环节,支部委员们围绕“弘扬西柏坡精神,勇??萍甲粤⒆郧渴姑闭箍攘姨致邸O赴镅ёㄒ档恼盼狈⒀缘溃骸翱蒲泄ぷ魍枰礁鑫癖亍瘛癖乇3智榻魃?、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实验失败时,这种精神尤其重要?!?/p>
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委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院落中,更激荡在每个年轻党员的心中。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刘同学激动地说:“站在革命先辈们曾经决策国家大事的地方宣誓,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p>
西柏坡党性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沉浸式体验。在“重走赶考路”体验教学中,委员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行,深刻体会着“赶考”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内涵。生物信息学专业的赵委员表示:“科技竞争就是新时代的‘赶考’,我们青年科研人员必须交出合格答卷。”
夜幕降临,委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学习心得?;虮嗉际跹芯糠较虻乃镂彼担骸拔靼仄率逼冢持醒胗谩∶准硬角埂昧耸だ?今天,我们要用原始创新实现科技突破。虽然时代不同,但奋斗精神一脉相承?!?/p>
西柏坡干部学院的培训让这些未来的科学领军人才更加明确了方向。他们表示,要将西柏坡精神带回实验室,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执着攻坚克难,以“两个务必”的清醒保持科研定力。
培训结束时,支部委员们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感悟与思考。他们的眼神更加坚定,步伐更加有力。这群肩负着生物科技突破重任的青年党员,在西柏坡找到了精神坐标,他们将把这次西柏坡党性教育的收获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让红色基因在实验室中绽放新的光芒。
通过这次培训,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委员们不仅深化了对党的历史的理解,更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为推动科研工作的强大动力。他们表示,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科技创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陈老师)